艺术资讯 艺术人生 书法作品 出版书籍 合影留念 常用印鉴 联系方式
     
   
“毛氏书童”王文祥的艺术人生(图)

  拜访学者王文祥,一进家门,书卷气息便迎面扑来。在书房和客厅,屋子里任何角落,全都呈列着王老的各类书法作品,书法楷草隶篆兼有之,有的笔走龙蛇,雄浑苍劲;有的潇洒飘逸,气韵生动。置于室内,让人顿感醍醐贯顶,心胸开阔、大开视野。
  王文祥是书法大家,更是一位学者。不仅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辛勤耕耘,而且还伏案著书。先后著有《经济特区》、《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》、《中国经济特区和十四个开放城市》、《中国名产趣谈》、《台湾手册》、《港澳手册》、《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手册》、《香港澳门百科大典》、《书画源流》等,共一千多万字。主编《当代书法家书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诗词集》、《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》等共三千多万字。编审统战、民族、宗教图书二百多种。专著和主编的图书多种获国家“图书精品奖”。
  和王文祥的对话是从谈人品开始的。王老说,做任何事情,人品正,方能吸百家之长,为己所用。写字读书是这样,做好艺术和学术工作更是如此。只有端正了人品,艺术和学术才能皈依正道,修身养性,感化于人,百年长青。
  是的,王老是这样说,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。从他坎坷的艺术人生轨迹之中,我们不仅可以管窥王老高深的书法艺术功底,还可以洞悉王老伟大的人格魅力。
  
  “毛氏书童”的来历
  1964年,王文祥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,“品学兼优”的他直接被分配到党中央机关——中央办公厅,在中南海“后楼”为毛主席管理图书。
  众所周知,毛主席喜欢读书,卷不离手。有时还根据工作需要,还涉猎各领域的书籍。王文祥时常要到街上去买新出版的书,还要到时北京图书馆去借书。如1964年年底,毛主席要看书法方面的书,王文祥就到北京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,广泛搜集古代碑、帖送给毛主席。毛主席书库中过时的书要清理,新版书要购进,不断补充更新。在这期间,王文祥在毛主席耳濡目染下,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加之他勤学苦练,书法功底业有长足进步。
  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田家英,才华横溢,是个年轻的史学家。他常到中南海“后楼”图书室来看书,并考问王文祥关于历史人物、事件的常识,对王文祥很是赏识。田家英去上海编《毛选》五卷,是王文祥去机场送他;从上海回来,又是他去机场接他。王文祥的论文《文学作品中塑造英雄人物的意义》就是田家英给他批改后发表的。另外,王文祥常给胡乔木等同志抄写文章诗词,誉清后,由商恺、田家英送给毛主席过目。田家英常夸王文祥:“小王毛笔字写得好”。王文祥也时常向田家英请教,怎样做学问,怎样写文章,怎样调协研究,怎样读《资本论》。这样,王文祥这个“小人物”和田家英“大领导”之间建立了特殊的“私交”。
  当时,田家英想写《清代通史》,让王文祥帮他收集和清史有关资料。因此,每到星期日,田家英就打电话给王文祥:“小王,过来一下”。听到电话后,王文祥就小跑到田家英的办公室,让王文祥随他到琉璃厂买些有关史料、名人书画。琉璃厂的人都认识田家英,但不认识王文祥,于是有人问:“田主任,这位青年同志是谁呀?”田家英笑呵呵地说:“主席书童”、“毛主席小书童”。从此,“毛氏书童”的“雅号”便在一部分人中传开了。久而久之,在王文祥的书法作品中便出现了“毛氏书童”的落款,这“毛氏书童”的落款和印鉴便成了王文祥的书法作品的标志。
  
  书法艺术之路
  王文祥认为:我国书法文化博大精深,从甲骨文书法到时现代汉字书法,从王羲之到毛泽东,我们都要在分析基础上继承。这“分析”二字十分重要,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分析态度,既不要生吞活剥,也不要全盘否定。而是加以咀嚼消化,为己所用。对历代书家前贤,他主张吸纳百家,师承多家,结合对代精神和个人情趣,最后自成一家。
  王文祥在努力学习毛泽东他老人家书法神采的同时,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。“重在神似,而不拘泥于形似”,王文祥就是在学习毛泽东主席的书法作品中,形成了通篇一气呵成,大气恢弘的完美章法。王文祥的书法楷草隶篆兼备,大字如斗、小字如豆、大幅如扇面,端庄中见流畅,遒劲而娟秀。大字小字,刚柔相济。刚如壮士舞剑,柔着美女漫舞,线条泼辣奔崩,变化无穷。他的字筋骨老健,艳美洒脱,墨润有余,瘠肥合宜,俊逸奇雄,飘飘欲飞,圆笔方笔兼用,藏锋露锋兼施、外柔内铡,布局有致,有行无列,行间紧密,雅致严谨,给人以视觉强劲的冲击力。
  王文祥的书法艺术造诣与他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。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王文祥被打成“××余党”、“××亲信”、“地下司令部副司令”。在学习班批斗了三年之后,后又在五七学校劳动改造了十年,冤案长达十三年之久。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,王文祥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仍是“痴心不改”。五七学校,高度军事化,一天24小时统一行动。连到食堂吃饭都要整队,饭前要唱“语录歌”。一次,排长大声喝道:“王文祥出列!”王文祥出列后,他大声训斥道:“王文祥!你唱歌时,为什么老是比别人低八度?你手比划什么?”王文祥苦水咽到肚子里,因为他的手正在下面比划书法哩!在书法天国里,来自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和苦闷被冲淡和稀释了,王文祥找到了生活乐趣和勇气,这一切都得益于书法。
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,王文祥顶住四人帮的巨大压力,向党中央写了《中办冤案何其多》、《中办五七学校是怎样迫害广大革命干部的》等文章。为杨尚昆等中办老领导鸣冤平反。王文祥不怕压、不怕逼,在文章的末尾敢于落款:“原中办综合组干事、共产党员王文祥。”敢于这样写,在当时的情况下无疑是需要正义和胆识的。这些文章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的人民日报内部刊物《情况汇编》上连载,并印成单行册发行。杨尚昆后来鼓励他说:“你的文章为党中央清算四人帮罪行提供了‘炮弹’,你为党立了一功。”
  正因为王文祥有这样的传奇阅历,有这样对真理的正义感,所以在他的书法作品之中,无不流露出强烈他浩然正气的气韵和气势。
  1991年,王文祥和赵朴初副主席、上海的刘靖基副主席首先发起,筹办中国收藏家协会。中国收藏家协会是我国第一个民间收藏组织,协会成立后,王文祥主持中国收藏家协会工作,成为中国收藏界主要的负责人,一时间,声名遐迩。



  
  王文祥的诗意世界
  著名作家王小波先生曾说道:“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,他还应拥有诗意的世界。”王文祥以书法、藏书、著书为乐。他还是一位诗人,其闲情逸致,一代儒雅,让人生敬。
  2004年6月,国内著名玉器专家会聚北京北海。经鉴定团城的渎山大玉海为河南南阳独山王,王文祥鉴定会上即兴而作《渎山大玉海之歌》。



沧桑渎山大玉海,天下古玉我为尊。
伟哉酒量三百石,壮哉体重近万斤。
天精地气亿斯年,钟灵毓秀铸我魂。

元朝世祖忽必烈,回师送我大都门。
几百工匠呕心血,精雕细刻五秋春。
玉海佳酿香都城,广寒殿里宴群臣。

清初不幸遭火焚,遍体鳞伤光泽陨。
真武道人不识宝,浑作菜缸几十春。
乾隆皇帝有慧眼,四次诰命修我身。

几代君王竞折腰,中外蜚声争来朝。
南阳飞来金翅凤,诸葛家乡出重宝。
我本南阳独山王,七百年迷底揭晓。


  后来,他将此诗呈交给世界汉诗协会,被《世界汉诗年鉴》收录。其诗大气磅礴,引人入胜。从这样一个侧面,我们也可以看出王文祥乐观、豁达的性格,以及他积极进取和丰富多彩的人生。他的艺术生涯和人生历程向人们昭示着:执着追求,孜孜不倦,是成就一代大家的根本。



原文详见:“毛氏书童”王文祥的艺术人生[中国六书网]
 
©2005-2024 毛氏书童王文祥书画网 www.msst.com.cn